水墨再定義: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Redefining Ink-Wash Paint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學術主持:俞可
Academic Host:Yu Ke
策展人:魯虹
Curator: Lu Hong
展期:2021年12月17日(開幕式)--2022年2月16日
Exhibition time: December 17, 2021—February 16, 2022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方力鈞、傅中望、李津、劉慶和、邱岸雄、史金淞、韋嘉
Participating artists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Fang Lijun, Fu Zhongwang, Li Jin, Liu Qinghe, Qiu Anxiong, Shi Jinsong, Wei Jia
展覽主辦:悅來美術館
Producer: Yuelai Art Museum
展覽地點:重慶渝北區悅城路30號
Exhibition location: No. 30, Yuecheng Road,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China
展覽介紹
悅來美術館將于12月17日推出新展:“水墨再定義: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本次展覽由俞可擔任學術主持,魯虹擔任策展人,邀請到七位藝術家:方力鈞、傅中望、李津、劉慶和、邱岸雄、史金淞、韋嘉,共計一百余件作品參展。
展覽以水墨為題,但其本身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水墨繪畫展,而是與水墨有關的綜合性當代藝術展。策展人并沒有完全按照傳統架上繪畫的概念去 看待水墨藝術的發展,而是基于新世紀以來的創作現實,一方面邀請了長期使用水墨媒介進行創作,并在創作觀念與手法上強調當代轉換的代表性藝術家,如劉慶和與李津;另一方面,亦邀請了長期使用非水墨媒介,但一直特別注重從傳統水墨中尋求借鑒的藝術家,如方力鈞、傅中望、邱岸雄、史金凇、韋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在立足于當下表達時,對傳統水墨藝術有所借鑒、轉換與超越。
縱觀世界當代藝術的格局,我堅持認為:在西方當代藝術思潮居于主導地位或在世界當代藝術有著同質化發展的情況下,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家注重向西方同行學習完全應該,但與此同時倘不與傳統文化建立必要的聯系,而完全照搬西方的藝術觀念與表現風格,不光很難保持自身文化的連續性、獨特性與自尊原則,也很難與西方當代藝術展開真正平等的對話。至于如何想辦法運用“自己”獨特的語言方式來建構我們的文化主體、身份與藝術史,對所有有使命感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都至關重要!而這也正是我將本展命名為“水墨再定義: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的根本原因。
—魯虹
方力鈞 《2015-2016春》 紙本水墨
71.5x71.5cm2016年
傅中望 《遺存墨跡 2?!番F成品、 塑袋、宣紙、墨汁
尺寸可變2021年
李津 《羅漢之十》紙本水墨
180×98cm 2020年
劉慶和 《離岸》紙本水墨
210×500cm 2017年
邱岸雄 《水晶之夜》 布面丙烯
240x200cm 2021年
史金淞 《淞撰水墨·桃花源流考》現場裝置
尺寸可變2011年
韋嘉 《紫夜》 布面丙烯
81x146.5cm 2021年
悅來美術館是重慶悅來投資集團基于城市高質量發展和滿足城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發起的非營利藝術機構,美術館致力于收藏、研究、展示,并傳播以高新科技、文化創新和多元媒介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當代藝術,并著力探索藝術與科技,智能、互聯網之間的互動關系,以此探尋未來藝術與城市文化的可能性。